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

安君實(拔舒浪‧魯魯安 Pasulange Druluan)創作個展


駐村藝術家 視覺藝術 | 台灣 1983生,家鄉位於臺灣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,為魯凱族原住民藝術家。畢業於屏東大仁科技大學,現專門從事漂流木雕塑裝置與漂流木家具設計製作。作品可見於舊東河橋的裝置藝術、台東鐵花村、知本森林遊樂區、嘉路蘭、凱達格蘭文化館及高雄美術館。 他的創作理念為「其實在這感覺最深的是人與土地,還有如何跟自己溝通,如何生活,我是真的在生活,我的文化,就這樣。」
作品會一直擺在竹圍工作室,會讓他自然風化,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







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

第二屆 原Band大賞


為夢想挑戰!!

新北市政府在2010年率先推出原住民樂團創作大賽引發熱烈迴響後,為延續這股音樂創作風潮,今年度以「熱力搖滾」為主軸,鼓勵全國熱愛音樂的原住民朋友為夢想挑戰,盡情揮灑展現自我主張。

想讓世界聽到您的音樂嗎?第二屆原Band大賞絕對是您不容錯過的機會。












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

20120908 好丘 good cho's - 嵐馨樂團


感謝你們帶給我們這麼歡樂的夜晚。

雨後的山頭,翠綠而清新的感覺往眼中漫延過來,一陣清風吹起,一抹由山谷中升起的雲霧飄來,用心細細聆聽,好似一曲來自山嵐裡溫馨的樂音,他們是這樣稱呼自己用生命演譯的歌曲。
嵐馨樂團,成員不僅是一個民族那麼單純,每個人定居在自己的部落裡,做自己想做的事,把音樂創作當成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。每個月不定期的聚會裡相互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給團員們,經過這樣的交流,樂團裡渾生出多種元素的曲風,因為他們都是來自不同民族的台灣原住民。
是這樣的因緣,藉由音樂的創作把他們聚集在一起,是如此地奇妙;音樂造就了他們致力從民族文化的基礎去咀嚼自己的根。
這就是嵐馨樂團....................(轉錄於2007年,電台司令訪問內容。)

我們成立於2005年底;2006年初,吉他手扎老出走,貝斯手Kiro加入;2008年與吉他手劭華合作錄製[媽媽的眼睛]後,延攬紹華與女主唱Lawa加入,又於2011年更換鼓手維拉外,於是就以目前六人樂團的型態進行活動。我們幾乎是全省跑透透,有原住民相關的表演我們就會去,經常不管有沒有補助金,大多地點在台東、花蓮、屏東與台北。
經歷:
2007-12 台北,電台司令網路廣播電台訪問。
2007-12 台北,教育電台訪問。
2008-08 台北,原創流行音樂大獎,佳作 ( 媽媽的眼睛 )。
2009-07 台東,藍野音樂節。
2009-08 台北,原創流行音樂大獎,佳作 ( 都歷 )。
2010-04 墾丁,春天吶喊。
2010-07 台東,藍海音樂祭。
2010-09 台北,原創流行音樂大獎,第二名 ( 娃娃 )。
2011-04 墾丁,春天吶喊。
2011-09 台北,華山山地之夜演出
2011-10原Band大賞比賽,第二名
2011-12 台東體育場跨年演唱會演出
2011-12 台東鐵花村 嵐馨樂團迎向世界末日2012年倒數時刻~終極亂唱會
2012-04 墾丁,春天吶喊。
不定期駐點台東鐵花村演出。

男主唱 - 阿里要拉沃 不來的比特 (Adiyaw Laoc)
女主唱 - 林若雯(Lawa Ayon)
吉他手 - 安君毅(Laucu。Druluan)
吉他手 - 盧紹華(Sula)
鼓手 - 拉外
貝斯 - 高志憲(Ki'ro Lawo)

只要你是人類,歡迎你(妳)加入這個大家族
嵐馨樂團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nXinLeTuan
嵐馨樂團新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248928411787653/

更多照片及影片請到 Another pair of eyes to see the world 專頁相簿觀賞









20120901 好茶青年誓師大會[尋找一條回家的路]


魯凱族你們真的是害羞的民族,你們太多美好的人、事、物都是這樣的美麗而沒被發現。隨著時間的記錄,我去的時間也越來越多,認識部落的人也越來越多,看著你們這次的活動「尋找一條回家的路」,點燃了象徵「就是要在一起」的火把,你們也終於有了你們的家。莫拉克風災之後的好茶又遷村了,遷到了一個叫做「禮那里」的地方,新的生活就此展開,不管世事如何變遷,你們收拾悲傷,努力把先人的精神在「你那裏」延續下去。自稱雲豹的傳人的古茶布安人,儘管已遷往異地,但是與原生部落那條有如臍帶的道路不能斷掉。部落呼喚著漸往文明國度的魯凱子民們,不要忘了回家的路。另外這次有幸認識了"王有邦"大哥,一個人可以默默記錄了近二十年的文化歷史,這次看到了王大哥的拍攝作品,心中真是感動及欽佩,他不是社會學者,也不是原住民,更不是受政府或出版社委託紀錄魯凱文化的研究人員。高工畢業的他,是高雄縣石化工廠的基層勞工,以生命拍攝並紀錄好茶部落的人、事、物,連北大武山下的舊好茶石板屋的光影變化,都分季節、氣候,詳細畫了下來。好茶部落家族史,更追溯了好幾代。這次也有幸跟他閒聊一會,聽著他熱愛這個族群這個部落,聽著他述說好茶的歷史,及一些未發表過的照片也分享給我欣賞,他愛拍黑白照片,簡單的光影不但可以留住山水原貌,也可刻畫原住民臉上的歲月,他曾自費到魯凱部落辦攝影展,讓魯凱人看看年長者臉上智慧的皺紋。王大哥認為平凡如他,不能想做什麼大事,只想做好一點小事,所以原住民裡只選擇接近魯凱族,魯凱裡只深入好茶部落,「光是舊好茶的石板屋就有許多事情可以研究」。沒有人教他如何研究部落,他用自己的方法、以自己心情去記錄好茶部落的內涵。 PS:先說好不是我沒約因為我真的也是隨興去的,另外我問頭目時,他跟我說主要是青年會幹部交接,應該沒啥,而且還跟我說中午到就好,到那之後大家都問我怎麼中午才到,早上的活動都要結束了 矮......... 













20120818 屏東來義古樓收穫祭


排灣族的紋手和部落的社會組織架構有密切關係,是階級的呈現,紋手對排灣族女子來說,也是貞潔的象徵。「發亮的手紋,如同祖靈的召喚。」耆老說,一雙手要紋兩天才結束,但腫脹的雙手卻要一個月才能恢復,期間吃飯要別人餵,手舉著睡覺,雙手早晚還要敷冰石頭或鐵鍋邊來消腫。儘管如此,家族還是覺得與有榮焉,手紋有如使命感般神聖。畫在這些排灣族「vuvu」手掌背面上的圖案和花紋,是身分地位的象徵,但更神奇的是,手紋還會隨身體狀況變顏色。族人相傳,vuvu過世前,手紋圖案會「活」起來,還會特別漂亮,「有如百步蛇在陽光下閃耀的蛇紋。」在排灣族,只有領導階級的家族成員才能紋手紋,不過,講求血統制和分工制的排灣族,藉由不同的紋飾圖騰,除了區分階級高低和關係親疏遠近外,更說明各家族的社會角色和功能。有趣的是,落實分級制度的家族父輩,為了把尊榮留給女性,都是由家中長女來紋手,享受這項榮譽。